眼下,荔枝大量上市,正是吃荔枝的好時節(jié)。熱播電視劇和即將上映的電影《長安的荔枝》,讓今年的荔枝消費討論熱度更高,看著劇吃著荔枝,成為不少人的選擇。
荔枝消費正在向多元化發(fā)展。雖然妃子笑荔枝以74.6%的銷量占比位列第一名,但黑葉、三月紅、白糖罌、桂味等口味的荔枝同比增速均超過3倍,消費者對肉厚、新鮮采摘、核小、清甜多汁的核心需求未變,對風味的差異化需求日益顯著。目前,我國有200多個荔枝品種,極大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。
從消費者特征看,男女性消費者的荔枝購買偏好大不相同。男性偏愛傳統(tǒng)風味,桂味、黑葉、妃子笑等占比突出;女性更青睞特色品種,雞嘴、仙進奉、白糖罌等成為首選。
技術和物流加速荔枝流動。廣東以及江浙滬地區(qū)是荔枝消費的重要區(qū)域。作為重要荔枝產區(qū)之一,廣東本地消費以12.4%的占比位居第一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物流網(wǎng)絡的完善,讓一日而色變、二日而香變、三日而味變的荔枝新鮮迅速地到達全國各地。尤為搶眼的是,新疆、寧夏、西藏等西北地區(qū)的荔枝銷量同比增速均超3.6倍,領跑全國。
荔枝消費因流動而不斷變化,生產端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變化,提升小眾品種荔枝供應,可以在線上線下推出不同口味組合嘗鮮裝,以獲取更多消費增量。同時,盡可能地豐富荔枝的食用方式,從冰鎮(zhèn)鮮食到創(chuàng)新料理,從傳統(tǒng)糖水到網(wǎng)紅特飲,解鎖更多食用方式,為荔枝消費增添更多創(chuàng)意。(作者:朱雙健 來源:經(jīng)濟日報)